2010-06-02 16:46發表於YAHOO部落格之文章
延續上一篇的田宮模型見學
除了傳說中的911外,最讓人興奮的就是F1史上唯一下場比賽的六輪F1
再提到這台車之前,我們先討論一下什麼這台史上名車會出現在田宮模型
在早年F1模型開發時,各廠對所謂的[版權費]的觀念不是很普及時
田宮模型是第一間支付[版權費]給F1車隊,也就是今天的主角Tyrrell車隊
一般來說,F1賽車在全身上下都是受到謹慎保護的商業機密
所以在收集任何相關資料時都是非常困難的
這種保護方式在1970年代開始越來越嚴格
過去都是車隊找上模型廠商,希望她們製作該車隊的模型
甚至提供出入維修站的通行證,以方便模型廠商收集資料
而代價就是產品出來以後,免費送車對幾套樣品而已
不過後來就不是這樣了,田宮當年付給Tyrrell車隊的[版權費]高達數千萬日幣(當年幣值)
以換取自由收集資料的權利,無論賽事成績如何,這台P34賽車一直都是目光的焦點
而在賽車退役後,Tyrrell車隊就寄贈一台P34賽車給田宮模型
到進入21世紀的現在,這台P34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了
比起其他F1,就只有P34對我來說有種講不出來的興奮感
這可不是超級阿斯拉前身,請不要搞錯歐
跟現在的F1賽車比起來,感覺P34好像很笨重
這台是1976年由法國佬Patrick Depailler於摩納哥GP所駕駛的P34
大家一定會覺得很好笑,好端端的F1為什麼要搞6輪出來
其實這就跟當年德國AUDI拿4輪驅動跑WRC被記者們嘲笑一樣
當年會這樣設計,是考慮到
1.前輪縮小可以減少空氣阻力
2.前四個小輪子可以增加抓地力以及配重問題
我以前曾經玩過田宮的F1的遙控車就有感覺了
普通四輪F1的隨便催油門都是原地甩尾
反而是P34的六輪遙控車比較好操控
而當年這台P34剛發表時,也是被記者們嘲笑
可是在1976年的Tyrrell車隊拿下年度第三名
在1977年也拿到第四名,證明這項創舉果然有他的功效存在
但很可惜的是,Tyrrell車隊在1978年放棄了六輪設計
原因是當年輪胎供應商[美國固特異公司]停止生產P34的特殊規格輪胎
導致P34前四輪只剩下米奇林輪胎願意供應Tyrrell車隊
可是當年米奇林輪胎在F1賽事中效果並不是很理想
再加上六輪設計在維修整備以及油耗方面表現的很不理想
最後不得已放棄了六輪設計
而P34也間接影響到後來的Ferrari,March,William車隊開發六輪F1
可惜僅限開發車而已,並沒有實際在賽事上出現
而後來在1983年時,FIA明文規定不能使用六輪車
今後除了閃電霹靂車以外,可能再也看不到六輪的賽車了
突然想學充大來起[雞絲]來拆這組懸吊系統
從這角度看來,前四小輪真的在空氣阻力上有很好的表現
不知有沒有大大有收這台的車模,別忘了借我玩一下
上面的防滾架果然是很有歷史的東西
怪了,怎麼旁邊的F1零件會丟在P34的車輪上,這不符合日本人的做事風格耶
8喉直噴的FORD引擎,在當年這具可是一堆車隊所使用的傳奇引擎